<bdo id="ikiki"><center id="ikiki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td id="ikiki"></td>
  • <xmp id="ikiki"><table id="ikiki"></table>
  • 揚州網 > 

    【大家說】韋明鏵:周家橋與顧家橋

    2023年02月 02日 08:26 | 來源: 揚州晚報-揚州網 | 揚州網官方微博

    韋明鏵

   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說,阿師橋之南有周家橋,開明橋之南有顧家橋。這兩座橋共同的特點,都是以姓氏冠于橋名之首。

    舊時揚州,以姓氏命名橋梁的方法是常見的,今有蔣家橋、高家橋、霍家橋等都是如此。即如原來揚州老城西門外的那座有名的“二十四橋”,民間也稱為“吳家磚橋”。加一個“磚”字,說明它不是木橋、石橋而是磚橋而已。

    周家橋的位置,在阿師橋向南不遠處,緊靠揚州城北門。嘉慶《重修揚州府志》卷十七:“周家橋,今北門?!惫饩w《增修甘泉縣志》卷二的記載同樣簡約:“周家橋,今北門?!敝緯鴽]有為我們提供周家橋更多的信息。

    周家橋為什么得名于周姓呢?根據常識,其理由一是因橋為周氏所造,二是因橋與周宅相鄰。但由于周家可能不是什么名門望族,也沒有多少豐功偉績,所以人們雖然叫它周家橋,卻并無軼事流傳。如果周家是顯赫門第,或者有風雅逸事,方志必然會寫上一筆。

    好在明代詩人王世貞有一首《送王將軍元周總江北周家橋行營》,倒是提到了揚州周家橋:“二十四橋地,周家第幾橋?甲光天塹日,帆色海門潮?!痹娭械谝痪湔f到“二十四橋地”,毫無疑問是指揚州;第二句“周家第幾橋”,仿佛在問周家橋是揚州二十四橋中的第幾座橋?從詩的題目看,是詩人王世貞送王元周將軍到江北周家橋行營去做總管的。這座周家橋,應當就是二十四橋之一的周家橋。

    但是,對于“王將軍元周”其人了解不多。有資料表明,王元周是明萬歷間的水師將領,與王世貞同時代人。王世貞《送王將軍元周總江北周家橋行營》中的王元周,就是這位水師將領。王元周到“江北周家橋行營”,是為了總管軍務。明代揚州確有駐軍,洪武間曾設揚州衛指揮使司,廣陵路的前身叫左衛街,均與駐軍有關。關于這位王將軍,還有一段關系到中日朝戰爭的故事。

    王世貞逝世七八年后,明朝水師協同朝鮮水師一起抗擊日本水師,王元周將軍是領兵人之一。據載,萬歷二十五年(1597),朝日戰事告急,明廷派兵協助朝方抗日。中朝聯合水師的主力是明水師,兵力多達一萬三千人,戰船五百余艘。戰船的種類繁多,有福船、樓船、沙船、蒼船等。戰船的武器除弓、弩、刀、槍、矛等冷兵器外,還有如佛郎機、虎蹲炮等火器。而明朝帶軍的將領,就是曾經駐扎在揚州周家橋的王元周將軍等。

    這場海戰的結果是朝鮮獲勝,史稱“鳴梁海戰”。后來有一部創下韓國票房紀錄的韓國電影,就是反映這場海戰的,片名就叫《鳴梁海戰》。不過沒有人知道,在海戰中帶兵的明朝王將軍,曾經掌管揚州的“江北周家橋行營”。

    關于顧家橋的得名,同樣應該是由顧氏所建,或在顧宅之畔。它的位置,在開明橋到通泗橋之間,相當于今四望亭到毓賢街一段。開明橋與通泗橋之間的距離甚短,不足一華里,其間今有文昌閣,閣下埋有文津橋。按理說,如此近的距離內,并不需要再架一橋。然而這也說明,在唐宋時代,揚州官河上開明橋到通泗橋之間一定是人流繁忙,貨流擁擠,車流密集,因而才需要在開明橋到通泗橋這么短的河道上再架一座顧家橋。

    唐代揚州顧家橋的位置,就在明代文津橋所在的地方。換言之,文津橋是明代人在顧家橋原址上建的新橋,而在唐宋元時代此處原有一橋供人通行,那就是二十四橋中的顧家橋。估計顧家橋本是簡易的木橋,到了明代弘治年間,原橋已圮。揚州府同知葉元就在揚州府學東側的汶河上,拆除顧家橋,新建文津橋。萬歷年間,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又在文津橋上增建文昌閣,供奉文昌帝君,閣上高懸“邗上文樞”匾額?!拔慕颉?,意為文化的渡口,科舉的橋梁,寓意讀書人走過此橋就會在仕途經濟上一帆風順。自從文津橋代替了顧家橋,顧家橋之名便沒有人再提起了。

    有一點是很明顯的,唐宋時顧家橋東西橫跨在官河之上,每天從早到晚,有無數客商肩擔貨物,經過此橋,他們看著兩岸的作坊商鋪,追逐的是金錢利潤。明清時變成文津橋后,又有無數書生手提書囊,經過此橋,他們看著橋上的文昌帝君,追求的卻是功名利祿。

    作者簡介:

    一級作家,揚州巿政府表彰的當代文化名人,揚州市名師工作室導師。出版著作七十種。獲得國家圖書獎、華東圖書獎、華東田漢戲劇理論獎、中國曲藝最高獎——牡丹理論獎。


    責任編輯:煜婕

    揚州網新聞熱線:0514-87863284 揚州網廣告熱線:0514-82931211

    相關閱讀:

    聲明:凡本網注明來源為“揚州網”或“揚州日報”、“揚州晚報”各類新聞﹑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,均為揚州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。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以便寄奉稿酬。

    精品在线小电影
    <bdo id="ikiki"><center id="ikiki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td id="ikiki"></td>
  • <xmp id="ikiki"><table id="ikiki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