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bdo id="ikiki"><center id="ikiki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td id="ikiki"></td>
  • <xmp id="ikiki"><table id="ikiki"></table>
  • 揚州網 > 

    【大家說】邱鳳蓮:俗人談雅

    2023年02月 02日 08:26 | 來源: 揚州晚報-揚州網 | 揚州網官方微博

    邱鳳蓮

    我是一個俗人,有名為證。而且我的名字是我自己取的,怨不了父母。

    我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農村,那時的父母給孩子取名,恰如先祖取物造字一般,充滿隨時、隨處、隨機的智慧。譬如我吧,我媽隨著我一個老堂姐的名字,給我取了一個“鳳”字,又因為我出生在陽歷年和陰歷年之間,就加了一個“年”字?!傍P年”二字一直叫到我小學三年級,這時,我讀了幾本小書,有了一點自以為宛轉的情緒,就漸漸嫌棄起自己的名字來。想來想去,覺得“蓮”字高雅清潔,且和“年”諧音,所以就自作主張改了名字。

    那時候改名字挺簡單的,新的學期,新的老師,我把新的名字寫在新的本子上就可以,誰也不管我。雖然同學是舊的,可誰在意這一字之差呢?

    后來讀到張愛玲的一篇文章,題目就叫《必也正名乎》。我想,我可是在小學里就忙著為自己正名了。哈,為了證明自己這名字有多么高妙,而且來由多么得當,四年級的一次作文,我編出了一個關乎名字的美好故事,我說我出生后的第一個笑容就是沖著家門口的一池蓮花綻放的,由此得到一個“蓮”字。這畫面有多么美妙,就有多么虛假荒唐。不錯,我家西面是有一大池蓮花,但我是深冬出生的,不可能把人生的第一個笑容憋到大半年后的夏天。還有,那時候農村的父母都忙著踩田埂,我媽雖讀過書,卻還沒風雅到關注小孩的第一次笑容,更別說由此取名了。

    這篇作文當然純屬虛構,不過是我的異想天開,再加點自我抒情而已。不過這異想天開倒為我博得了一個好分數。老師給作文打分的時候,一定不知道我的出生日期。

    等我覺著“鳳蓮”二字的俗氣再想改名字時,已經不那么容易了?;仡^再看“鳳年”二字,雖也俗,但兩字搭配得渾厚樸拙,且取名的來由誠實分明,不像堂皇的“鳳”和清雅的“蓮”,配在一起不倫不類且毫無因由,這才真是落俗了。

    悔之已晚!只能繼續俗下去吧。于是,安慰自己說,雅俗本不在表,而在其里。這話雖是我等俗人拿來自我安慰的,卻也有幾分道理。

    少時讀紅樓,看到林黛玉罵出“放屁”兩字,直怨曹公唐突了黛玉,竟讓這么粗俗的語言,出自仙姿玉骨的黛玉之口!待到年紀稍長,再讀紅樓,方知曹公深意。雅人自有深致,即使口中說句粗話,讀者見到的也是她的真,不妨礙她的雅。

    而那真俗人呢,即使口中都是詩詞歌賦,卻也難免俗相。

    試想黛玉葬花,為什么只在黛玉那里是美的,若他人效仿,就會覺得俗不可耐或者雅不可耐?再看宋玉,妙對楚王,以陽春白雪自喻清高,也真是雅得緊??墒侨绻兄鞑皇撬斡?,而是那登徒子或者沂水秀才呢?豈不俗掉大牙,且有寡廉鮮恥之感?

    所以真正的雅致,需是內外統一。若無內在之雅,僅有外在之皮相,那終會淪為惡俗。東施效顰,邯鄲學步,大抵如此。

    俗不可耐與雅不可耐表相雖異,骨子里卻是一樣的。俗,而到了不可耐的地步,固然讓人生厭,雅不可耐卻更讓人看到骨子里的俗。所以,我等俗人就不要端出雅致的樣子了,因為無論表面文章做得如何,骨子里是一樣的。倒不如老老實實,不去掩耳盜鈴裝扮那俗氣,還不至于引人側目。這話毫無“躺平”之意。因為無論什么時代,人們向美、向善、向雅,都是一件好事?,F代社會,你若喜歡鮮衣怒馬,你就去鮮衣怒馬,哪怕那衣服穿在身上并不漂亮也不要緊,只要衣馬來得正當。你若喜歡琴棋書畫,你就去琴棋書畫,哪怕“嘔啞嘲哳難為聽”也不要緊,只要不聒噪鄰里。你若喜歡珠圓玉潤呢,你也盡可以珠圓玉潤,哪怕是將一塊石頭呼作“寶玉”也不要緊,只要不去騙人??墒?,千萬不要以為你有了鮮衣怒馬,有了珠圍翠繞,就真的覺得自己能夠“咳唾生珠玉”了。

    所以修煉比裝飾更重要。

    《紅樓夢》里香菱學詩一回,題目就是“慕雅女雅集苦吟詩”,你看,學習雅致的事,沒什么不好。就像香菱學詩,我們只覺得憨癡可愛,毫無矯揉造作之感,那是因為“真”的緣故。

    不裝,就是好。

    做人這樣,做事、做藝術也是如此。說到王維《塞上》這首詩,香菱有評:“內一聯云:‘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’。想來煙如何直?日自然是圓的,這‘直’字似無理,‘圓’字似太俗。合上書一想,倒像是見了這景的?!闭f得多真切!這“長河落日圓”,真是俗中見雅。正如李白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杜甫的“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”,都是大俗大雅的句子,雖歷經千年,依然是我們心中的白月光,仰而望之,俯而嘆之,真是妙。所謂雅俗共賞,大概就是這樣的境界了。

    作者簡介:

    揚州一閱全民閱讀促進中心聯合發起人,高級教師,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,國家教育科研優秀教師,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,江蘇省揚州市特級教師。著有《大聲讀給孩子聽》《好童書好課堂:整本書閱讀與教學20例》《中國古代神話》等,主編《讀寫課》等。


    責任編輯:煜婕

    揚州網新聞熱線:0514-87863284 揚州網廣告熱線:0514-82931211

    相關閱讀:

    聲明:凡本網注明來源為“揚州網”或“揚州日報”、“揚州晚報”各類新聞﹑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,均為揚州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。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以便寄奉稿酬。

    精品在线小电影
    <bdo id="ikiki"><center id="ikiki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td id="ikiki"></td>
  • <xmp id="ikiki"><table id="ikiki"></tabl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