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月4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立春,“立”是開始,“春”是溫暖。立春標志著春回大地,萬物復蘇,種子發芽。隨著春日漸暖,我國從南到北農業生產陸續展開,備春耕、春管、農資調運等各環節忙碌起來,呈現一派活力滿滿的鄉村新圖景,在廣袤田野里正在孕育新年新希望。
人勤春來早,奮進正當時,功到秋華實。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全國上下拉開了以鄉村振興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序幕。農時不等人,春耕正當時。以等不得、誤不得、慢不得的緊迫感、使命感,搶時間、搶進度、補短板、補缺口,加快開展春季農業生產,才能實現春華秋實的好年景,在希望的田野上續寫春天里的故事。
當今世界并不太平,必須保障糧食安全,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。剛剛過去的2022年,全國上下咬緊牙關,一步一個腳印狠抓農業生產,完成了預訂目標,實現了大豐收。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,2022年,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8653萬噸,比上年增加368萬噸,增長0.5%,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.3萬億斤以上。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全國糧食再獲豐收,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、應對復雜嚴峻國際環境、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,為穩定全球糧食市場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四季輪回,又是一年。從年頭開始加強農業生產,保障糧食安全,一刻都不能停頓松懈。眼下,全國各地的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。在貴州興義,隨著最早的一批油菜花競相開放,當地農戶正抓緊開花結莢的關鍵期噴灑肥料,為豐收保駕護航;在全國小麥第一大省河南,8500多萬畝冬小麥返青吐綠,正在抓緊澆灌,為整個后期生長發育和營養補充打下良好的基礎;在還處于天寒地凍之中的東北地區,備春耕工作已經火熱展開……農業生產緊鑼密鼓,增加了糧食豐收信心。
2022年底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同時明確實施新一輪“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”。今年初召開的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提出,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,穩面積、穩產量,擴大豆、擴油料,提單產、提自給率。近日,農業農村部派出11個專家組赴重點地區開展防災減災和春耕備耕調研指導。糧食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,需要從長計議、把好節奏,從產前、產中、產后、政策完善、主體培育、科技創新等多方面入手,才能奪取今年糧食再豐收。
萬象“耕”新正當時,不誤農時不負春。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確保糧食安全,踩準節拍、從頭抓起,在祖國廣袤田野上必能孕育出新的希望?。治?文)